
山丹縣打好農業“特色牌”助力鄉村振興
2022-04-20
近年來,山丹縣推進鄉村振興,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統籌施策,強力攻堅,農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農村面貌持續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該縣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千方百計推動縣域農業結構調整邁上新臺階,加快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步伐,為加快建設“經濟強、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山丹注入強勁動力。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F如今,該縣通過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產品走進了大眾視野,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活力。
春耕備耕“薯當先”
在甘肅天潤薯業公司組培中心,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20多名操作員正在顯微鏡下進行莖尖剝離,從馬鈴薯莖尖切去分生組織,“種植”到瓶子底部的培養基中生長。在這里,可以看到一粒馬鈴薯種薯的成長。
山丹縣是農業農村部認定的區域性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以上。近年來,該縣把馬鈴薯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產業精心培育,農業和農村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馬鈴薯生產實現了由量的增長向質的提高轉變,農民收入得到了持續快速增長。
高原夏菜“蹚富路”
走進山丹縣陳戶鎮寺溝村農業綜合示范種植園區,200多座蔬菜大棚整齊排列,村民在園區勞作,育苗大棚內,承載著村民致富希望的一株株蔬菜苗長勢喜人。
寺溝村選準高原夏菜種植這個特色產業,走出了一條富民增收的特色之路。去年,該村在原來200座鋼架大棚的基礎上,又擴建70座育苗棚和3座溫室大棚,固定工作人員近50人,秋季用工旺季時用工人數達400人,固定管理人員每月工資在5000元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位于縣城北工業園區的寺溝村高原夏菜分揀加工包裝配生產線也已開工建設,為高原夏菜精深加工保駕護航。該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一期項目泡沫箱生產加工線已經投產經營。二期計劃投資4500萬元,新建加工、保鮮、速凍一體化冷庫一座。目前,冷庫主體已完工,其他設施設備將陸續開工建設,計劃2023年**建成投運。
萬臺農機“鬧春耕”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山丹縣堅持狠抓糧食生產不動搖,全力保障農資儲備充足、農機檢修到位,共投入5.75萬套農機具,有效助力春耕生產,為小麥、馬鈴薯、玉米等糧食作物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全縣根據8個鄉鎮主要農作物的種植結構與布局,在全縣成立了10個農機科技示范點,現在全縣有80多家農業機械化專業合作社,300多戶種植大戶。”山丹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站長陶琳新說,目前已完成整耕地面積16.5萬畝,機械化播種14.1萬畝,機械化深松5.5萬畝,為穩定糧食基礎生產,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
近年來,山丹縣結合省、市確定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堅持以水定產業、以水調結構,因地制宜,積極推動產業上規模、特色打品牌,形成龍頭帶動效益,做大做強做優特色產業種植,錨定“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目標,持續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