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發展村集體經濟對鄉村振興很重要?
2022-04-20
鄉村振興中,要不要搞集體經濟?怎樣搞集體經濟?一度在人們的思想認識上產生了很多迷茫。其實,在實踐中,基層干部對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性是有清醒認識的:“集體空,沒人聽。集體有,跟著走!”,形象說明了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重要性。
?
農村搞承包制后,農民分田單干,曾經很好地解決了原有計劃經濟、大集體經營方式中的管理混亂、吃大鍋鈑、懶漢思想。但也留下了個后遺癥——集體經濟淪為了“空殼”:名義上耕地、宅基地仍是集體的,但都已經歸村民承包或建房,很多村集體沒資產、沒產業、沒收入、沒余額,不僅使村民對村里的事務失去信心,村干部的話沒人聽,更使得實現共同富裕成為空想。
鄉村振興,需要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其重要的原因是出于如下的考慮:
1.有了集體經濟,農民共同富裕才有了根本的保障
農民個體無力帶動共同富裕。無論是出于財力還是出于意愿,靠農民單干,是很難在根本上實現先富帶后富的共同富裕。農民是自私的,而且財力也有限,能養活好自己的小家已經不錯了。即使是先富起來的農民,也只愿意幫扶自己的親戚朋友。因此,因循過去分田單干的農村經濟模式,最多會產生一小部分農民富裕,根本無法帶動農民的共同富裕。
從實踐上看,凡是大興集體經濟的鄉村,都較好地實現了農民家農收入水平、居住條件、鄉村基礎設施的大提升,如河南新鄉市的劉莊村、南街村、江蘇的華西村等??梢哉f,有了集體經濟,農民的共同富裕才有了根本的保障。
2.有了集體經濟,農民才會關心和支持農村公共事務
集體經濟有錢了,才能改善農村的路、水、網、電、氣、醫療、垃圾處理等公共事務,能改善農民的居住和產業環境,如果沒有集體經濟的財力,處處都要農民出錢、出力,農民就會對農村公共事務不積極,甚至消極逃避。
3.有了集體經濟,基層黨組織才有更好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我們黨在農村是有基層黨組織的,基層黨組織有沒有凝聚力,取決于能不能給農民帶來幸福;基層黨組織有沒有號召力,取決于能不能給群眾帶來致富的希望。只有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基層黨組織就有了工作的抓手,就有了依靠,就有了可以施展的舞臺。繁榮和壯大村集體經濟,使村集體為農民謀利、為民造福,廣大農民就更會堅定跟黨走,聽黨話。
當然,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是走過去的老路,須改善經營方式,增加激勵,使會干、愿意干的人領導集體經濟,并實行嚴格的村集體事務公開、財務公開,使村集體經濟接受農民的監督,為全體農民共同致富服務。
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